一、博士点简介
MG冰球突破官网网站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历史悠久,1941年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MG冰球突破官网网站前身)成立时,就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1946年,学校在哈尔滨复校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形势任务教育始终贯穿于立德树人全过程。1979年MG冰球突破官网网站成立马列教研室,1986年发展为马列教研部,2006年发展为MG冰球突破官网网站。2017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开设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017年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进入B类行列,2022年再次入选黑龙江省国内一流优势特色建设学科。
目前,学科有专职博士研究生导师8人、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6人,学科学术骨干42人,形成了一支学科历史厚重、成员结构合理、学术水平优秀、专业优势突出的学科队伍。近年来,学科不断加大引进人才力度,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引进高层次人才、青年骨干人才5人,引进优秀博士、硕士30余人。同时注重加强队伍内涵式建设,晋升教授4人,副教授6人,新遴选硕士生导师20余人,入选黑龙江省高层次D类人才2人。

二、博士点特色及科研成果
近五年,学科出版著作、译著、教材30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期刊报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被三大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和论点摘编论文28篇。教师申获各级各类项目127项,其中,国社科项目13项,省部级项目30项,厅局级项目84项;教师获省级科研奖励58项,横向课题2项,科研到账金额达900余万元。
学科15名专家参加由清华大学牵头的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统考》(100卷)《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世界传播通考》(100卷)丛书。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通考》丛书被新华社、人民网等新闻媒体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对丛书给予肯定评价。
聚焦建党百年重大主题,致力于中共六大历史资料翻译整理研究,获批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纵向、横向课题,补足百年党史研究薄弱环节,确立龙江党史研究的特色优势地位。
作为教育部唯一对俄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已举办10期“红色文化+对俄特色”主题研修班,辐射20余省份、40多所高校、近千名教师,获得教育部社科司高度肯定。


三、博士招生专业介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思潮、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第二个结合。
特色:1. 重视经典著作研究,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中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及科学体系;2. 注重对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及当代创新研究,彰显时代价值;3. 注重比较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西方文化思潮的对话;强化“第二个结合”研究,挖掘其科学内涵、内在逻辑和实践要求。
优势:1. 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的实践解释学研究范式,实现方法论创新;2. 强化与后现代伦理学对话,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正义理论和政治哲学;3. 加强对西方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性研究,发展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国外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中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
特色:1.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开创性方向,多年来始终在国内处于该研究领域的学术引领地位;2.以文化哲学为基础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研究影响深远,以现代化社会转型为目标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特色鲜明。
优势:1.以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和MG冰球突破官网网站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为平台依托,形成了一支成员结构合理、学术水平优秀、专业优势突出的人才队伍;2.在“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传播通考”等主题上持续产出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优势特色明显。
【思想政治教育】
主要研究领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育发展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与基本经验研究。
特色:1.基于冰球官网深厚的中国优秀传统伦理文化及“两个结合”研究基础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以“两创”为旨向的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史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3.基于对苏东地区思想文化与意识形态教育研究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与前社会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
优势:1.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建立在坚实的传统伦理文化研究基础之上,具有明确的思想体系支撑;2.具有成熟的发展史研究范式经验积累和以龙江优秀精神为核心的红色文化资源基础;3.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深入的比较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中国现实问题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社会发展研究、中外社会主义比较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特色:1.理论研究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阐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和原创性贡献,强化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阐释和宣传;2.坚持问题导向,从社会史、思想史研究入手,以21世纪马克思主义直面当代中国与世界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3.以苏东社会主义的反思和批判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比较研究。
优势:1.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具体问题的研究和理论宣讲,在省内具有重要影响力;2.对习近平文化思想及其原创性贡献研究有深厚的文化哲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四、博士研究生导师风采

王秋,1979年10月出生,黑龙江双鸭山人,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教学名师,黑龙江省首批高层次D类人才,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MG冰球突破官网网站)负责人,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研究中心(MG冰球突破官网网站研究基地)负责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特邀研究员,黑龙江省红色文化研究学术交流基地执行主任。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理事、21世纪马克思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国学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朱子学年鉴》特聘编辑。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共六大历史研究。
主要代表作有:
1.《由历史批判到视域融合: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朱子学研究》,MG冰球突破官网网站出版社,2013年;
2.《理学视域与史学进路:钱穆、陈荣捷、余英时的朱子学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20年;
3.《中国当代伦理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4.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18年;
5.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2018年、2022年;
6.《士林哲学视域与罗光的朱子学研究》,哲学与文化,2015年,A&HCI 收录期刊;
7.《从人生哲学走向哲学咨商——论当代台湾新世林哲学的实践转向》,哲学与文化,2019年,A&HCI收录期刊;
8.《当代新儒家论儒学的宗教性及跨文化对话—— 以杜维明、刘述先、成中英为中心》,哲学与文化,2020年,A&HCI 收录期刊;
9.《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一代》 光明日报,2021年;
10.《宗法伦常与迈向自由人的联合体:中国日常生活 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承接与变迁》,2018年,理论探讨,2018年,CSSCI收录(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论点摘编)。
邮箱:2010027@hlju.edu.cn

孙建茵,女 ,1980年10月出生,现为MG冰球突破官网网站MG冰球突破官网网站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五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黑龙江省文化名家暨“六个一批”青年理论人才、MG冰球突破官网网站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后备带头人。主要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出版学术专著、译著13部,发表论文近50篇。获得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黑龙江省哲学学科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1项、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3项。
邮箱:2010033@hlju.edu.cn

王凤贤,女,1964年2月生,现为MG冰球突破官网网站MG冰球突破官网网站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省“双一流”急需空白学科——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中共党史党建学“双一流”学科平台建设项目负责人,黑龙江省红色文化研究学术交流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审专家。黑龙江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会副会长、黑龙江省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党史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委宣讲团成员、哈尔滨市委宣讲团成员。主要从事中共党史、毛泽东战略思想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出版学术专著、编著4部,发表论文近40篇。获得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2项、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1项。主持完成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
邮箱:1985032@hlju.edu.cn

李金辉,1971年1月出生,MG冰球突破官网网站MG冰球突破官网网站三级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向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思政课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委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成员、MG冰球突破官网网站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专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国外马克思主义学会理事,黑龙江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思潮、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学、现象学等研究。长期致力于解释学和马克思哲学的对话,出版了《理解马克思:在实践的解释学视域内》学术专著。在此基础上又向现象学的领域开掘,形成《多维视域内的现象学研究》专著。2020年又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专著《现象学方法的“实用”特征及其理论效应》。2023年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专著《重读阿尔都塞:一种症候阅读的视角》。已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要以权力解释学的视角对阿尔都塞进行重新解读。总之,经过对解释学理论研究的积累,目前正在将解释学、现象学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进一步推进和深入,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和问题意识,取得了丰厚的成果。截至目前为止,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世界哲学、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40余篇相关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光明日报和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摘或论点摘编近20余次,产生了重要反响。获得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次和三等奖4次,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3次,二等奖1次。
邮箱:2003040@hlju.edu.cn

康宇,1978年12月8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智库首席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德育;经学诠释学;中西伦理思想史;中国科技思想史。在《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哲学动态》《中国哲学史》《文史哲》《孔子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40余篇,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或论点摘编;出版学术专著8部;主持完成国家、省部厅级项目17项;获得黑龙江省人文社科优秀科研奖3项,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科研奖3项,其他人文社科类优秀科研奖8项。
主要代表作有:
1.中西诠释学史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2.儒家诠释学研究,MG冰球突破官网网站出版社2015年版;
3.儒家解释学的产生与发展,MG冰球突破官网网站出版社2012年版;
4.论宋元数学的理论化发展及在天文历法学中的应用,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年第8期;
5.从刘宗周对经典的诠释看明末新王学的发展,中国哲学史,2022年第1期;
6.论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年第6期;
7.论清代前中期古代数学兴盛的原因及其社会影响,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年第6期;
8.朱熹经学诠释视角下的工夫论,哲学动态,2016年第1期;
9.乾嘉时期的语言哲学问题,文史哲,2015年第2期;
10.论儒家诠释学中的两个基本向度——以郑玄、朱熹对经典的解读为中心,哲学研究,2014年第5期;
11.论魏晋学者对汉代数字神秘主义的终结,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年第5期;
12.论陆九渊王守仁“以心解经”方法之不同,孔子研究,2012年第2期.
邮箱:2003032@hlju.edu.cn

纪逗,1970年1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外马克思主义。
主要代表作有:
1.本雅明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独特阐释,2014,《哲学研究》 ;
2.本雅明的历史观解读,2008,《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3.现代性废墟中的“拾荒者”,2014,《中国社会科学报》;
4.全球化重塑人类共同价值的中国方案,2021.9.13《中国社会科学报》;
5.《本雅明历史哲学思想和现实性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主持人,2013-2020;
6.《本雅明历史哲学思想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主持人,2011-2014;
7.《本雅明历史哲学思想研究》,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主持人,2006-2009;
8.《本雅明的历史哲学思想研究》,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面上项目,2012-2019;
9.《新时代大学的使命:培养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省高校思政课精彩系列精彩讲义,2020年;
10.专著《本雅明历史哲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9.
邮箱:1995031@hlju.edu.cn

陶立霞,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研究。在《光明日报》、《道德与文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等报刊上发表学术成果。代表性论文有《制度保障公民道德建设的三重逻辑分析》、《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彰显的中国现代性文明形态》等。先后出版《康德目的论思想研究》、《现代性视域下的康德道德哲学研究》学术专著。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性视角下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现代性视域下的康德道德哲学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康德现代性道德理论研究”,以及其它省部级项目多项。
邮箱:2010031@hlju.edu.cn

李琳琳,女,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博士,哲学博士后。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黑龙江文化研究发展中心智库成员,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评审专家,黑龙江省委讲师团宣讲成员,黑龙江省妇联龙江“薪火”巾帼宣讲团宣讲成员,黑龙江省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青年宣讲团宣讲成员,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推荐专家,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评审专家,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会理事,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主持省级项目10项,厅级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论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报刊杂志以及“光明网”发表论文近30篇,成果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学习强国”等转载;完成智库报告、咨政建言8篇,获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会、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奖奖励4项。
邮箱:2003215@hlju.edu.cn
五、博士招生专业目录
学科、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
指导教师 |
招生人数 |
考试科目 |
备注 |
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1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思潮 02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 |
李金辉 李琳琳 (该导师本年度在此专业不招生) |
1+1 |
①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 ②2051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 ③3051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省一流学科 “1”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 “+1”为“思政专项” |
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02中外社会主义比较研究 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王秋 王秋 陶立霞 (该导师本年度在此专业不招生) |
1 |
①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 ②2044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③3057社会主义发展史及前沿问题 |
省一流学科 此计划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 |
030504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01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02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
孙建茵 纪 逗 |
1+1+1 |
①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 ②2012西方马克思主义 ③3012马克思、恩格斯思想 |
省重点学科 省级领军人才梯队 “+1”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1”为“思政专项” |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0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02中国传统文化与德育 03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与基本经验研究 |
康 宇 康 宇 王凤贤 (该导师本年度在此专业不招生) |
1+1 |
①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 ②2052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与方法 ③3052思想政治教育史 |
“1”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 “+1”为“思政专项” |
六、招生咨询
咨询电话:0451-86604146 联系人:郭思元老师